你是不是也曾經想過這個問題?
每次去星巴克、7-11 或麥當勞外帶飲料時,店員遞給你的那個灰灰、粗糙、摸起來像紙的「杯架」——到底是什麼做的?
它看起來像紙板,但卻不容易軟掉、也能同時穩穩托住兩杯甚至四杯咖啡。
這其實不是「摺出來的紙盒」,而是一種非常聰明的環保設計——紙漿模塑(Pulp Molding)。
外帶杯架的真面目:紙漿模塑是什麼?
這種外帶飲料用的托盤,其實有個正式名稱,叫做紙漿杯托(又稱紙漿杯架、紙漿杯座)。
紙漿模塑的原理,其實就像在做「再生紙雕塑」。紙托生產流程是由回收紙漿或植物纖維打成漿後,透過模具壓制成形,再烘乾、整型的一種「紙漿模塑包材」。
所以,星巴克、7-11 或 CITY CAFE 用的外帶杯架,並不是一般的厚紙板,而是經過壓模成形的「紙漿杯托」。
這種材質的表面看起來粗糙,其實是纖維結構本身的特徵。它能防滑、耐重、不易變形,更重要的是——完全不用塑膠。
為什麼全球品牌都愛紙漿杯架?
1. 永續與回收:減少塑膠污染的最佳解方
根據 BioResources 期刊的研究,紙漿模塑產品由再生或可再生纖維製成,能有效減少對一次性塑膠包裝的依賴。
這意味著你手上的那個星巴克杯架,可能前身是一份報紙、印刷廢料,或是辦公室的影印紙——經過再製後重新上線,成為新的包裝載具。
☕ 紙漿冷知識:
紙漿杯托每個約可支撐 1.5 公斤重量,結構設計經過壓縮曲面加強,因此即使飲料有輕微傾斜也不容易滑脫。
2. 結構設計聰明又實用
紙漿模塑可根據不同品牌需求開模設計。像是星巴克或 7-11 的外帶杯架通常具備凹槽結構與環狀支撐點,可減少熱傳導、防止杯子滑動。
這也是為什麼它比塑膠托盤更穩定,拿起來也不燙手。
☕ 紙漿冷知識:
紙漿的天然氣孔能隔熱,也能吸收微量液體,因此即使咖啡外溢一點,也不容易打滑。
3. 全球市場正在高速成長
這可不是一時的「環保潮流」,而是全球包裝產業的大趨勢。
根據 Grand View Research 的報告,全球紙漿模塑包裝市場在 2023 年已達 約 51 億美元,預計到 2030 年將達 89 億美元,年複合成長率(CAGR)約 7.4%。
另一份 Global Market Insights 報告也指出,紙漿模塑的應用不僅限於食品與飲料,電子產品、家電包裝也正在大量採用這類環保材料。
🌿 這代表一個明確趨勢:
紙漿模塑正逐步取代塑膠泡殼(blister packaging)與保麗龍包裝,成為全球「綠色包裝」的主流方案之一。
從「蛋盒」到「外帶杯托」:紙漿模塑的進化史
早期紙漿模塑最常見的應用就是「蛋盒」。但隨著技術進步,模具精度提升、乾燥效率變高,現在它已能生產更精緻的結構產品,例如:
- 外帶杯架/杯托(如星巴克、7-11、麥當勞等品牌使用)
- 餐盒內襯與食品包材
- 電子產品包裝保護墊
- 化妝品與精品禮盒托盤
這些產品共同的特點是:外觀更平滑、結構更穩固、且完全可回收。
你可能不知道的「紙漿杯托小知識」
杯架的顏色不是染的!
你看到的灰色或米色,其實是纖維本色,沒有額外染劑。這也是為什麼不同批次顏色略有差異。
模具差一毫米,成品差一大截
紙漿模塑成形時要考慮纖維含水量、模具溫度與壓力。這些因素會直接影響強度與外觀。
紙漿杯架可自然分解
在一般堆肥環境下,紙漿杯托約 60–90 天 內即可自然分解,不會產生塑膠微粒。
紙漿包材的下一步:不只是杯托
許多專業環保包材廠商正在延伸紙漿模塑技術,開發更多可替代塑膠的包材,例如:
- 高精密紙塑托盤(用於電子零件保護)
- 可印刷、可染色的精品級紙塑包裝
- 與可堆肥塗層結合的防水紙塑容器
雖然這些公司不一定直接販售紙漿杯架,但他們在背後推動的,正是這種「讓一次性用品變永續」的技術革新。
一個小小杯架,藏著包裝產業的大未來
下次當你拿著那個看似不起眼的紙漿杯托,不妨多看它一眼。 它不只是外帶咖啡的配角,而是一場全球材料革命的縮影。
從回收紙纖維到模具成形、從廢紙到新包材,每一個紙漿杯架都是一次循環經濟的實踐。
在追求永續與美學並存的時代,這樣的材質,正默默定義著未來包裝的新標準——讓包材不只是包裝,而是一種對地球更友善的選擇。
可信環保多年專注於紙漿模塑包材的研發與製造,
如果你也在尋找兼具永續與實用的紙塑包裝方案,歡迎與我們討論你的需求。